中医药文化
您的位置: 首页 > 中医药文化
一种可能被治愈的高血压——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
时间:2025-02-05 14:11 来源:小编 浏览:

  近日,我院老年病科接诊了一名38岁的女性高血压患者,该患者有高血压家族史,1年前发现血压升高,伴头昏、乏力、时有恶心、呕吐、心悸,曾至当地卫生院测血压,最高时达208/101mmHg,近1周来因头昏、头痛、乏力、四周麻木症状加重,遂到我院就诊。

  我院老年病科专家团队为其进行了详细检查,诊断为继发性高血压——“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”,根据患者情况予螺内酯、降压药、补钾口服对症治疗,治疗后血压控制良好,与患者沟通后,建议患者到外科行左侧肾上腺结节切除术,有望治愈高血压。这提示我们,面对高血压,不仅要关注血压数值,更要依据原发性、继发性高血压确定治疗方案,部分高血压可能被治愈。

  什么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?

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指肾上腺皮质自主分泌醛固酮,导致体内潴钠排钾,血容量增多,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受抑制,临床主要表现为高血压和低血钾。在1、2、3级高血压患者中,原醛症患病率分别为1.99%、8.02%和13.2%;而在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,其患病率更高,约为17%~23%。

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有什么危害?

  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相比,原醛患者心、脑、肾等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更为严重。在相同血压水平下,原醛患者较原发性高血压患者:脑卒中风险增加2.2-4.2倍,心律失常风险增加5.0-12.1倍,心衰风险增加2.9-10.3倍。因此,对原醛的早期诊断、早期治疗非常重要。

  如何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?

  诊断PA需要进行一系列检查,包括血浆醛固酮浓度测定、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测定、醛固酮/肾素比值(ARR)、肾上腺影像学检查、盐负荷试验。

  筛查对象:

  (1)持续性高血压(>150/100 mmHg)者;

  (2)高血压合并低钾血症者;

  (3)高血压合并肾上腺意外瘤者;

  (4)早发性高血压家族史或早发(小于40岁)脑血管意外家族史的高血压患者;

  (5)原醛症患者中存在高血压的一级亲属;

  (6)高血压合并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的患者。

  如何治疗醛固酮增多症?

  (1)药物治疗:主要包括醛固酮受体拮抗剂(如螺内酯)、钾盐等;

  (2)手术治疗:对于肾上腺腺瘤或肾上腺皮质癌患者,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;

  (3)生活方式调整:低盐饮食、适当运动、戒烟限酒等;

  (4)定期随访:监测血压、血钾等指标,调整治疗方案。